不当建筑师的女篾匠:四十岁辞职,一头扎进竹编厂拜师学艺

2023-9-23 05:24| 发布者: 向往草原403| 查看: 305| 评论: 0

本文3004字,阅读完需要10分钟




竹编改变了范凌,生活变得简单质朴而愉快。


四十而不惑,范凌决定重新出发。从建筑师到手工艺人,她给自己三年时间去尝试,一份全新的职业,是否能为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正如一条条简单的竹篾,能否经过双手的编织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去年9月,范凌收拾好行装,只身一人来到浙江东阳。东阳,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却以工艺美术闻名全国,是著名的木雕竹编之乡。范凌此行,正是要去拜师学艺。

东阳东风竹编厂里有位被誉为“当代竹编艺术第一人”的何福礼大师,他曾在故宫博物院修缮乾隆皇帝御书房倦勤斋的竹编部分。

范凌意外地通过一位竹编爱好者介绍来到这里。而在此之前,她只是到过乌镇的工坊学过一个周末的竹编,在大师和一群老师傅面前,她说自己像闯入研究院的小学生。

范凌告别都市的“996”生活,在这里过上了截然不同的“746”生活。

每天早晨7点半,她准时来到工厂,老师傅们已拿出了工具,开始忙碌。竹编厂有数十位师傅,相比一些机械化的大工厂也许不算什么,但在竹编行业已算“人丁兴旺”。何大师从事竹编多年,对徒弟虽然要求严格却也会因材施教。范凌抓紧这次机会,反复练习。


一段心无旁骛的学徒生活,让范凌的手艺迅速提高。


关于竹编,并没有系统而具体的教程。范凌一开始是从网上购买原材料,自己在家关起门来折腾,常常遇到瓶颈,几个月下来,肚子里积累了一堆问题。正好趁此全部倾“吐”出来。

当时工厂作坊里的环境并不好,没有空调,没有舒适的坐椅,空气中满是竹篾的粉尘。但在这里,她见到了一群真正热爱竹编的手工艺人。真正的竹编工作并不容易,创作源于基本功以及许多琐碎的操作,甚至可能是数百次的重复动作。何福礼虽已成大师,但劈竹篾也亲自上阵,几百上千条,却从未露出过不耐烦的情绪,反而乐在其中,还亲自教范凌最基础的刮篾手势。这也让范凌丝毫不敢怠慢这次的学艺之行。

不懂的就问经验丰富的师傅,师傅做得太快,就厚着脸皮请师傅慢下来,每一个动作拍一张照片,或者拍成视频温习。

她对何大师说想学做竹编花器,工厂里的模具便可拿来就用,师傅也是倾囊传授。如何绕篾,如何做花箍收口,如何插篾做颜色图案,在这里,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东西。即使偶有挫折,范凌也平心静气,她知道学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她有作为初学者的耐心。

下午4点半,工厂下班,范凌会到附近的老街走走,这里有著名的东阳卢宅,典型的江浙古典民居建筑,常让她流连忘返。短暂告别繁华都市,真心享受着这种简单质朴、心无旁骛的学徒生活。

这种笃定,跟她的经历有关。范凌本科在华南理工大学读建筑专业,毕业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后来成为一名建筑师。

读建筑的人,多少有些艺术天分,而对比绘画、摄影她更偏爱手工制作,加上建筑师与生俱来的几何空间与结构感,让她很快就掌握了竹编的基础手法。然而真正投入到竹编制作当中,却是因为一场手术。

2017年末,范凌在每年的例行体检中有项指标不大好,却忙于工作直到假期才去医院复查。这一复查,却变成了紧急住院。按她的话讲,只是个小问题,但也经历了手术住院,并在家休养了一个月。

休养期间,她接触了竹编。那是从网上淘来的DIY竹编手作。花了两三天时间,范凌完成了个人首个竹编作品——竹编工艺里最基础的平面编织。细长的竹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手指的指挥下穿插绕旋,慢慢长成了意味深长的多变图案。


竹编不易学,范凌把所学整理成文字,教给更多的爱好者。


范凌有点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她开始上网搜罗关于竹编的一切,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但她却发现,想要更深入认识这门手艺并不容易。在岭南地区,这项技艺已经逐渐凋零,有此技艺的老艺人寥寥可数,能教授者更是无几。想要从书本学习,但在书店里没找到关于竹编的教科书,翻遍二手书市场,把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全部算上,也屈指可数。

越是不容易,越是激发了范凌求学的执念。她在网上找到了浙江乌镇的一间竹编工作室,立刻报名。在某个周五打飞的到当地学习了一个周末,初步在老师指导下编成一个竹篮。但范凌仍不满足,她还想更深入探索这门手艺。

而此时的她,其实早已有了新的打算。她想换种方式工作、换种方式生活。她说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而那场病好像是一个停止的信号,让她知道,原来高压的生活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是时候开启人生的下半场。

她想从竹编中获得生计。岭南竹编手艺人少,恰恰证明了这个技艺的可贵之处。通过一位竹编爱好者的介绍,她得知了东阳竹编厂。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她辞职前往浙江求学。

一个月之后,范凌告别东阳。一个中年人,有家庭的羁绊,在外求学终归有限制。范凌也不敢奢想何福礼会收她为徒,充其量是工厂的“访问学者”。“毕竟很多人都是要在这里学习两三年才能出师”,“拜师”二字一直不好意思说出口,不料临别时,何福礼竟要她登记资料,因为早视她为徒。

范凌下了决心,东阳竹编厂,还会再来。回到广州后,她成为一名手工艺的自由职业者。

多年的职场生涯,让范凌十分自律,早起最精神的时间用来做竹编,下午商谈合作,准备课程资料,以及照顾家庭。

早在去东阳学艺之前,她就开了一个公众号,名叫熊猫堂,写下不少竹编的制作手法和技巧,后来还加入了自己的学习和创业心得。开号初衷,是她发现,自学竹编过程实在痛苦,能找到的资料不多。过去传统工艺传承,都是当面拜师学艺,但现在许多人难有此种机缘,能从书本或网上自学,也是一种途径。于是,她把竹编知识加以整理,用自己的理解进一步阐述,希望能帮助那些对竹编也感兴趣的人。


范凌的作品。如今,她有了更大目标,希望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在东阳学艺后,她发现传统手工制作的问题,在于传承的难度。何大师虽然教得十分仔细,但这些精髓还没有系统地转化成文字。而有更多的师傅,因为学历有限,很难把自己的手艺通过书面表达出来,因此再好的技艺,也只能局限在一定时间与地域之中。

范凌有了个更大的目标,她希望通过公众号,逐渐完成对竹编手艺的体系化教程,让更多的初学者能按图索骥进行基础练习,从而掌握更多的技艺。目前,公众号的粉丝虽然远比不上一些大号,但粉丝不少,有手工爱好者,有非遗展馆工作者,有竹编从业人士,有教学机构负责人等。

与此同时,她也在不断磨练技巧。竹匾的夹口不容易做好,一面辛苦一面跟自己生闷气,然而还是三个五个慢慢地做下来,不断琢磨改进技法。她说这是在跟自己较劲,“每个手艺人心中都有一颗匠心,希望今天的手艺会比昨天进步”。而这些经验她也乐于分享。

如今,她一边做竹编制品放到创意市集和网店上售卖,一边运营着公众号。去年底,她开始开设竹编课程,教授基本的竹编知识,她说她要做竹编的普及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让一门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手艺更大范围地传承下去。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广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南方都市报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叶孜文

摄影:南都记者何玉帅

视频:南都记者刘威 实习生张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广健堂集团引领海南博鳌医旅论坛在京起航

下一篇:自然笔记:旅人徐霞客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5-17 09:47 , Processed in 0.201669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