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王20薪是传言,理想与五菱折半,揭开车企年终奖的神秘面纱

2024-1-15 10:36| 发布者: 462710480| 查看: 230| 评论: 0



新能源行业的打工人辛苦一年,最盼望的自然是年终奖。
2022年,比亚迪年销量突破180万辆,车卖疯了,激励也不会少,有传言说,有人拿到了近2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过去,这是头部合资车企才有的光环,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它们渐渐落了下风,年终奖自然也会受影响。
传言背后,真实状况如何?每人Auto与新势力、创二代、自主车企、合资车企的打工人聊了聊,解开车企年终奖的秘密。




文 | 饶桐语

编辑 | 李欢欢

运营 | 刘雅楠





年终奖折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2022年12月底,在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工作的潘佳,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年终奖。看到那串简短的数字,她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少?”


潘佳有点不甘心,点开HR在群里发的通知,上面说,年终奖将分两次发放,一次是12月底,另一次要等到过年,结合个人绩效成绩再发。一个月后,潘佳收到了第二份年终奖,她算了算,最终到手是两个月的工资。


尽管难掩失望,但潘佳并不感到意外。过去一年,五菱的销量的确比不上前一年。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超160万辆,相比2021年176万辆的成绩,下滑了9%。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3.5%。当年,五菱也很大方,除发放两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所有员工还额外收到销量达标奖励,加上过节费,总共发了接近5个月工资的奖金。


也就是说,受销量萎缩影响,2022年五菱的年终奖腰斩了。


其实,细分来看,神车五菱宏光MINIEV依旧能打,这款小车去年累计销量超43万辆,辅佐上汽通用五菱一举冲到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第二,领先第三名特斯拉11万辆。但五菱旗下其他车型表现不佳,拖了后腿。比如被誉为“秋名山神车”的五菱宏光S,2022年月均销量只有1万辆左右,相比巅峰时期的近4万辆(2020年12月销量)相差甚远;银标车型反响平平,售价最贵的五菱凯捷曾月销超1万辆,如今每月仅有900辆左右销量。





五菱生产车间。图 / 视觉中国


车不好卖,工作强度加大,大家感到“更累了”。由于小型新能源车的技术含量和入局门槛相对较低,奇瑞、长安等对手入局,潘佳和同事们不得不满负荷运转。她手里有了更多项目,部门被拆分成多个小组,不同车型之间内部竞争。潘佳感觉,公司正在效仿互联网大厂实行“赛马”机制。


为了刺激销量,2022年8月,五菱调整了销售部门的绩效考核标准,将个人绩效与销量挂钩。


不过,这个制度仅执行了一个月。潘佳算了一下,这样一来,其实工资并没有减少很多,她猜测,“这是为了让大家维持一种危机感”。


戴思乐是2022年1月跳槽到特斯拉的,他告诉每人Auto,特斯拉内部并没有年终奖的概念,如果个人业绩好,会得到晋升激励。每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会有面向全员的普调机制,到年底,表现优异的员工薪资还会再次上调。


戴思乐觉得自己算得上“比较卷”,会主动加班,但相对互联网公司,工作节奏还是比较轻松。2022年戴思乐绩效不错,年度工资涨幅大约为20%。据他了解,一般同事的涨幅大约为10%。


2022年,特斯拉虽然依然维持在头部阵营,但全年销量并没有达到CEO马斯克年初的预期。由于不看好经济形势,马斯克曾在2022年6月表示将竭尽所能节省开支,包括裁员10%、增加时薪兼职员工数量、将整体员工数量减少3%-3.5%等。


所以,戴思乐和同事们对这个涨薪幅度表示可接受。关于特斯拉在2022年的表现,大家普遍认为勉强满意,“毕竟现在竞争很激烈”。凭借特斯拉独有的低成本优势,戴思乐觉得,2023年特斯拉依旧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图 / 官方


但回顾2022年,比亚迪才是最大赢家。其年度销量达到186.85万辆,外界关于比亚迪年终奖的猜测众说纷纭,有人在脉脉上发帖称,比亚迪有人拿到2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


不过,每人Auto向几位比亚迪员工求证,确认这一信息并不属实。据他们介绍,比亚迪的年终奖在内部被称作利润奖,一般要等到次年7月左右才会发放。而利润奖的发放规则,则与公司效益、部门效益、个人评级挂钩。个人评级并非绩效,而是员工入职比亚迪时,根据学历水平、资历等划分出来的级别,仅分为E级和F级,E级拿到的利润奖更高。


小向是2019年加入比亚迪的,他预计2022年能拿到约5万元利润奖,虽然远没有传闻中20薪那么多,但他感到很知足。“在效益不好的事业部,每年利润奖只拿1500-4500元的很多。”




新势力把年终奖“卷”没了



头部车企尚没有令人满意的年终奖,那些如履薄冰的新势力,年终奖更是捉襟见肘。


2022年11月底,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了一封内部公开信,直接戳破了员工关于年终奖的幻想。沈晖在信中提到,威马在本年度(2022年)将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留任奖金和年终奖。





沈晖微博。图 / 新浪微博


在威马销售部门工作的魏盛林介绍,其实,威马销售部门并没有年终奖的说法,公司把全年16.9个月的月薪+奖金,平均分摊到每个月发放。此外,每个季度,还会发一笔奖金,数额为5000-8000元不等。


面对奖金全部取消,威马的员工们并不感到意外。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威马累计销量为29327辆,曾经与之不相上下的蔚小理,年销量已破10万辆,很明显的,威马掉队了。


魏盛林回忆,大概是在2022年8月,威马拖欠供应商货款,零部件开始短缺,工厂偶尔会停产。第二季度奖金也没有准时发放,魏盛林和同事们在“那个时候就大概知道,不会有年终奖,也不会有季度奖了”。


奖金泡汤,魏盛林动了辞职的念头。事实上,在季度奖金消失之后,公司里就“人心惶惶”,很多人开始骑驴找马。最明显的表现是,那段时间,部门里大部分员工都去同在上海办公的沃尔沃面试过,大家对另找下家的事情毫不避讳。


魏盛林是在2021年加入威马的,那个时候,威马风头正盛,2020年全年销量超过2万辆,名列造车新势力前茅。彼时,威马备受资本青睐,融资金额超过350亿元。这些成绩让魏盛林觉得,威马有上市机会,将领跑新能源车行业。


但新能源领域的起伏和威马失势的速度,超出魏盛林想象。公开信发布之后,离开的同事更多了,很多人甚至不再计较赔偿,只想找到新工作,迅速离职。直到今天,威马甚至还没有给部分员工缴纳2022年11月和12月的五险一金。


威马员工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把视角放大至整体新势力,年终奖情况都不太乐观。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关于蔚小理年终奖的吐槽层出不穷。


在理想汽车做研发的肖漫告诉每人Auto,2022年理想的年终奖只发了一半,原因是“销量没有达标”。“坏消息”是春节期间传来的,引发员工们吐槽不断。“对外宣称销量第一,对内宣称业绩不达标。”也有员工认为,入职前,公司承诺14-16薪,实际收入却相差不少。


有员工在脉脉爆料,因为不满年终奖打折,开年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采购等多部门均有员工离职。


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13.3万辆,仅次于哪吒汽车,位居新势力品牌交付量排行榜第二位,但其全年交付量并未达到预期,只完成了年度目标17万辆的78%。


肖漫表示,两年前薪资改革后,“(年终奖与销量挂钩)的规则就定下来了”,理想所有部门员工一视同仁。但是,肖漫觉得,销售目标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


2023年,理想的销售目标是“保25万辆,争30万辆”。2022年理想全年交付新车13.3万辆,同比增长47.2%。如果按照25万辆计算,2023年理想增速要接近88%才能达到,销售压力可想而知。


当然,也不是所有新势力都“克扣”年终奖。每人Auto了解到,在小鹏工作满一年就会拿到13薪。此外,还会有2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数额与公司销量、个人绩效挂钩。2022年底,小鹏员工可以先申请1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其余的将在2023年4月发放。




焦虑的传统车企与拮据的创二代



2022年底,25岁的高尔骐离开了红旗,他甚至没有等年终奖到手,就迫不及待入职了一家新势力。根据高尔骐的经验,红旗一般会发3-6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高尔骐在研发部门工作,基础薪资不算高,月薪约为1万元,算下来,年终奖大约为3万-6万元。对于大多数打工人而言,这算是一笔可观的奖金。但高尔骐换工作急切,不想苦苦等待年终奖到手,果断离开了。


高尔骐是长春人,大学读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一汽红旗。一年下来,加上年终奖能有接近20万元收入。这样的薪资水平,在东北地区算得上十分不错。但身处剧烈变革中的汽车行业,高尔骐很难做到小富即安。2022年,高尔骐能够感觉到,红旗面对新能源这道必答题,内部有一根绷得很紧的弦。加班成为常态,有同事一个月的加班时长能达到100个小时。红旗官方称之为“大干60天”,60天结束后又“大干100天”。红旗试图通过勤能补拙,追赶在新能源市场落后的进度。


只是,具体要怎么做,似乎没人知道答案。高尔骐所在的部门,半年内换了三个部长。“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频繁换领导)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劳累,从上到下都很焦虑。”


战略规划也一直在改,不管是员工还是领导,想法不停变动。每逢市面上出现一款新车,领导们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立刻拿来与自家的产品对标,要求竞品具备的新功能立刻应用于红旗的车型,“哪怕这些功能并不符合我们的产品定位”。


在这种状态下,高尔骐再也没想过年终奖的事,满脑子只剩下,明天要交的材料怎么办,领导会不会又有新想法。当高尔骐提出离职,准备入职新东家,才终于有时间整理自己的物品。他忽然发现有那么多衣服从没穿过,因为过去一直在加班,在岗多数时间需要穿工装。





夜晚的写字楼。图 / 视觉中国


在新能源浪潮下明显落后的传统车企,浑身写满了“焦虑”二字,那些已经在浪潮里扑腾的“创二代”,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多少。


在极氪工作的设计师刘飞,总是感到拮据。2019年,刘飞从互联网公司跳槽到汽车行业,两年之后,进入吉利。刚入职吉利时,他所在的部门叫电动车研究院,不久改名极氪,独立为新品牌,员工们也与公司签了新合同。刘飞暗自庆幸,这说明吉利非常重视新能源车业务。


但重视之下,资源却没有跟上。2022年,刘飞开始参与内部的创新前瞻项目,这些新项目,从产品规划到落地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以团队目前的能力,没有办法完全自研,有一部分需要供应商支持。可是,项目预算有限,不能与优质供应商合作,项目很难推进。拮据之下,供应商们忍不住揶揄吉利,“(总)想花小钱办大事”。


虽然孵化自传统车企,背靠大树,创二代想要真正起飞,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和新势力飞速创新不同,这些品牌(创二代)更偏向于稳扎稳打,尽量做到不犯错。”


最终的结果是,内部创新项目成功率不高,大家很难做出成绩。


2022年,刘飞拿到一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在吉利,年终奖通常是0-3个月的工资,且不与销量挂钩,能拿到3个月年终奖的同事,绩效成绩通常排在前几名。




20薪年终奖将永远成为过去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曾赚得盆满钵满,动辄发10个月、2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被业内羡慕不已。进入新能源转型期,合资车企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年终奖也在印证这一点。


2022年,在上汽大众工作的陈峰,只拿到两个月工资的保底年终奖,奖金与绩效挂钩,不同员工之间会有一定浮动,但变化不大。


这样的年终奖,放在新势力圈,也算拿得出手,但与上汽大众过往的辉煌相比,确实大相径庭。过去,上汽大众动辄出手2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在圈内有口皆碑。陈峰解释,其实,上汽大众实行双薪制,只要销量达标,当月就能拿到双倍工资。在躺赢时代,完成销量目标并不是难事,陈峰回忆“一年12个月,有10个月都是发双薪的”,再加上几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就构成了圈内人人艳羡的20个月奖金。


只是,这样的巅峰时刻,已经成为过去时。2021年中旬,由于销量下滑,上汽大众进行了一次工资改革,取消了双薪制度。一时间,内部有怨言,外界有诱惑,老员工们纷纷离职。到2022年,一些半年奖金、销量奖励之类的福利,也都默默取消了。


工资制度改革,又恰逢新势力疯狂抢人。2021年下半年,陈峰所在的部门,有接近70%的人员离职,从普通职工到部门领导,“每个人的手机都在响”。大部分人是被高薪挖走的,工资涨幅基本在30%-50%之间,翻倍涨的也有。陈峰觉得,相较于那段时间,2022年团队反而更加稳定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环境不好,大多数人求稳为主。虽然年终奖不及以往,大家也都有心理预期。


新能源的风吹到合资车企,掀起的当然不仅是抢人大战。在上汽大众内部,燃油车项目越来越少,大家手上的项目都是以纯电为主。


但船大难掉头。新的一年,上汽大众真正“All in电动车”还是不太现实。


在公司内部,陈峰和同事们都心知肚明,从销售占比来看,燃油车依旧是核心业务。为确保利润无虞,公司的主要精力依旧会放在燃油车上,一线销售也更加偏爱燃油车。


基于稳定的受众群,品牌附加值,再加上尤为重视利润,上汽大众很难在价格层面与国产电动车拼杀。在上汽大众内部,已经达成一个共识,“现在的电动车普遍存在缺陷,我们不愿意当出头鸟,只需要跟上市场的潮流,把产品力慢慢迭代上去就好。”


“我每个月什么事都不用干,就能卖1万辆,保住本就可以了。”陈峰进一步解释。秉持着这样一种“坐等躺赢”的态度,在推出ID.家族之后,上汽大众甚至在2022年10月就提前达成ID.家族总销量突破10万辆的目标。得益于过去三十多年的积累,上汽大众不需要“卷价格”,在新能源时代也可以轻松做到“卖一辆赚一辆”。陈峰预测,2023年上汽大众的年销量会持续下滑,但利润依旧可观。


也正因如此,虽然薪资水平已经大不如前,但陈峰觉得,留在合资车企,是一个颇具性价比的选择。通常,车企的研发部门是加班重灾区,陈峰留意过其他新能源车企,加班到晚上9点、10点的大有人在。作为对比,陈峰所在的部门实行弹性工作制,每天保证8小时在岗即可,最早的一次,陈峰下午4点就下班了。


凭借丰厚的老本,合资车企的日子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糟,比如广汽丰田,2022年终奖与以往基本无异。


顾乡在广汽丰田从事质量检测工作,已经在这家日系车企工作了三年。2022年底,与往年差不多,他拿到了约1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


这要归功于广汽丰田不错的销售成绩。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达100.5万辆,同比增长21.4%。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发起的冲击,相较于上汽大众的“佛系”,广汽丰田选择了“降价保量”的策略。最明显的是丰田凯美瑞,这是广汽丰田最能打的车型。往年,这款车在终端的优惠大概是3000-5000元,但在2022年,优惠额度一路从1万扩大为4万元。作为B级车销冠,这样的优惠势头前所未有。这不由让人联想到特斯拉,只不过,前者是为了保住份额,后者是为了抢占份额。


在广汽丰田,员工的福利待遇与公司的销量和收益挂钩。“降价保量”策略下,利润虽然削减,但销量也达标了。


降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顾乡已经明显感觉到公司的压力——在电动车市场,丰田正试图加速赶上。2022年,丰田一口气连发了十几款电动车型。顾乡的工作忙碌起来。最直接的一点变化是,2022年顾乡很少能正常下班,甚至半夜也会被叫去公司加班。


2022年,广汽丰田推出了丰田 bZ4X、丰田2022款C-HR EV等新能源车型,但销量并不乐观。顾乡认为,合资车企在销售侧、人才招聘侧的保守策略,或许还将持续好几年。


不过,和陈峰一样,顾乡在2023年并没有跳槽计划。顾乡担忧,新能源品牌目前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盈利,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作为百年车企,拥有丰富经验的丰田,一旦开始向新能源转型,就可以依托供应链等优势,迅速赶上。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理想科技集团直销变传销?销售地域 产品均涉嫌违规

下一篇:销量夺冠,奖金减半!理想汽车员工疯狂吐槽为哪般?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5-17 04:56 , Processed in 0.275828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