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过的地方③|菏泽:绽放,从一朵花到一座城

2023-8-4 01:44| 发布者: 六月清晨搅| 查看: 269| 评论: 0



青岛日报2022年3月3日1版



青岛日报2022年3月3日2、3版

菏泽:绽放,从一朵花到一座城

鲁、苏、豫、皖交界之地,一朵花,绽放青绿、广厦万间。

伏羲桑梓,尧舜故里。一座城,积厚成势、蓄势跃升。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考察。总书记考察了尧舜牡丹产业园,对菏泽发展牡丹产业、探索牡丹加工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随后,总书记专门同菏泽市及其县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共同探讨扶贫开发和加快发展的良策。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牢记总书记嘱托,菏泽不断放大“牡丹效应”,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正处于大发展大提质的关键时期。2021年,菏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省第三,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省第一,牡丹特色产业首次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牢记总书记嘱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落地,“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区域战略持续赋能,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活力、和谐的新菏泽画卷,正徐徐展开。

鲁西大地春光无限,幸福的花儿正开放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二十年做好一件事

2013年1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经济欠发达的菏泽市调研。他考察了尧舜牡丹产业园,对菏泽发展牡丹产业、探索牡丹加工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随后,习近平专门同菏泽市及其县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共同探讨扶贫开发和加快发展的良策。习近平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突破菏泽鲁西崛起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调研,对菏泽提出了殷切期望,这极大地鼓舞了菏泽全市上下的斗志。

抢抓“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扭住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工作重点,抢占新风口、构建新枢纽、打造新洼地。近年来的菏泽,综合实力大幅攀升。过去的5年,菏泽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比全省快1个百分点,总量由全省第13位上升到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9%、比全省快4.45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9位。全体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5年领跑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翻了近一番。

在菏泽采访,交通便捷,道路通畅,楼宇鳞次栉比……传统的农业大市正从“乡村社会”迈进“城市社会”。

2021年4月,菏泽牡丹机场首架航班顺利起飞。千万菏泽人的“航空梦”照进现实。菏泽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航空港区,规划了7处通用机场。未来,菏泽将形成依托牡丹机场,以通用机场为支点,干支、通用机场互相联通的短途运输网络。



牡丹园航拍

2021年年底,鲁南高铁山东区域正式通车。随着经过济南西站、发往北京南的列车缓缓开动,菏泽正式迈进高铁新时代。满怀欣喜的菏泽人,用他们最爱的牡丹图来装点高铁站。

五年来,菏泽重大交通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77.5亿元,是上五年的2.86倍。除了机场、高铁的开通运营,洙水河航道实现通航,高速公路实现县县贯通,菏泽迈入“立体交通”新时代。

随着菏泽市交通更加便捷通畅,城市面貌极大提升,也吸引了更多企业的落户,带动了重点产业的繁荣。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了吸引这样优质的项目落户,菏泽用产业基金跟投的方式,成为这个项目的股东之一。同时,以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以及筑巢引凤、拎包入住等服务,成功吸引该项目落地菏泽。

“产业园为助力我们创业,免除了三年房租,还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所以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搞研发,其他的配套服务都由政府替我们想到了!”采访中,菏泽中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文帅说,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牡丹制品畅销海外。

五年来,菏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5%。133个十亿级、3个百亿级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累计列入省级重点项目360个、居全省首位。近五年,三产比例由10.8:44.5:44.7调整到9.8:41.6:48.6。淘汰退出化工企业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89个百分点,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7个产业集群、7家企业分别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新动能成为菏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综合施策 乡村振兴

菏泽市曾是山东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脱贫攻坚期间,菏泽举全市之力打出产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组合拳”,历史性高质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时,菏泽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68个。

2022年新春,在菏泽谷雨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内,一场电商直播刚刚结束,几十盆微型牡丹即将发往全国。“总书记到菏泽考察,是牡丹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契机,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发展牡丹产业的信心。之后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谷雨牡丹的总经理李晓奇是一名牡丹新农人,从小在菏泽牡丹园长大的他,2000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牡丹园。他与荷兰专家合作成立园艺公司,率先进行微型盆栽牡丹的生产和销售。现在,已达到年产20万盆的生产能力,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曹州牡丹园温室大棚如今,牡丹催花在菏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原先绽放于谷雨时节的牡丹花,从“谷雨花”真正变成了“四季花”。牡丹花快递业务量猛增,吸引了京东、顺丰、德邦等大型快递公司在菏泽加大布局,带动了花盆、包装等相关配套企业加速发展。“花随人意应时开”,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也为菏泽现代牡丹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同时,牡丹、芍药鲜切花市场给种植户带来新的机遇。目前,菏泽牡丹、芍药鲜切花可采摘量在3000万枝以上,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巨野县麒麟镇南曹社区农光产业园,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着光。产业园是南曹社区的招商引资项目,社区将光伏发电产生的效益给村民分红,将光伏板下的闲置地用来发展大棚,让村民免费使用。村民们不仅有了分红收入,还可以加入专业合作社搞种植,蔬菜直供市区和周边城市,钱袋子渐渐地鼓起来了。目前,全村95%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年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

五年来,菏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8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17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吸引返乡创业就业34.4万人,领办创办企业14.4万家。淘宝村、淘宝镇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总书记对菏泽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正化为巨大的力量,激励着菏泽只争朝夕奋进新时代。

做好特色文章,是嘱托,更是责任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月底,透过鲁西料峭的春寒,催花技术的成熟,让菏泽牡丹从蓓蕾中雍容绽放。一年之计“早”于春,距离2022世界牡丹大会还有一个多月,在这座“中国牡丹之都”,现代化的温室、生产车间、实验室里,产业链上上下下都已经“动”了起来。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尧舜牡丹产业园,详细了解牡丹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科技研发为支撑,要让牡丹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带着记者参观总书记视察过的企业展厅,9年8.5亿元的产值让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强很有底气:“今天的尧舜牡丹,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牡丹产品深加工行业龙头企业。”作为中国现代牡丹产业的发祥地,菏泽正着力打造以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产业为主的现代牡丹产业集群,示范引领全国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



尧舜牡丹产业园产品

作为全国首创,菏泽提出牡丹产业化已将近20年。一代代菏泽人带着对土地和牡丹的深厚情感,耕耘着致富之路。每一次牡丹花开,都是一次追逐梦想的时刻。

“牡丹浑身都是宝。”这是记者在菏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仅尧舜牡丹,就研发出牡丹健康、美容等产品145款,获得专利、科技成果等自主知识产权46项。从企业展厅到生产车间,置身于一个个牡丹产业发展的鲜活场景,许强细数总书记考察以来企业的点滴变化,同时也感动于牡丹产业发展的好政策。近三年,尧舜牡丹先后享受税收减免362万元,疫情期间社保减免17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就是矢志不渝做大做强牡丹产业,不断提高科技附加值,带动花农增收致富。”世界牡丹大会在即,记者与许强的交流不时被客商的电话打断,在思路的不断切换中,许强一直强调做好牡丹产业的初心。“下一步,尧舜牡丹将深入挖掘牡丹在医药保健、美容抗衰、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拉伸牡丹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全产业链生态工业旅游区、创新型牡丹产业研发区、综合型牡丹产业高端制造区。”



尧舜牡丹产业园产品

在菏泽,牡丹产业以心血浇灌。从单一观赏到精深加工、文化创意等产业“接二连三”不断发展,是菏泽牡丹人创新求变的真实写照。采访过程中,牡丹精神的传承让人动容。在天宝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春燕动情回忆自己从牡丹教授毛文岳手上接过接力棒的创业历程,“2013年总书记考察时,毛老师就在现场。他一心想着总书记的嘱托。去年牡丹大会前,毛老师已经病得很重,即使这样,他还多次从病房偷偷跑回家,整理资料给客户和专家发邮件,探讨技术问题。护士常常给我们打电话问‘人又跑哪儿去了’,这让我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把牡丹产业做好。”

从尧舜牡丹的“矢志不渝”到天宝牡丹的“做好一件事”,专注的精神让菏泽牡丹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产业化飞跃。目前,菏泽观赏牡丹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品种,培育新品种数量占国内总量的80%,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2012年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是油用牡丹产业开发的发源地,牡丹籽油成为新资源食品、列入国家化妆品原料目录等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都是由菏泽推动完成的。

菏泽发源、山东培育、中国独有,牡丹产业不仅在“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中地位独特,也因其厚重的文化属性而被赋予“花开盛世”的美好寓意。找准路子、突出特色。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牡丹产业化发展开拓出了“突破菏泽”的创新之路。



尧舜牡丹产业园

精深加工带动,产业系统性重塑

时隔9年,越来越多的牡丹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企业取名‘天宝’,一是说牡丹是天然的珍宝,更深层次的想法,是为菏泽添个宝。”在位于菏泽高新区的天宝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孙春燕以一杯牡丹咖啡待客。这是菏泽牡丹之礼的标志性产品,曾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2018年,孙春燕把家人孩子安置在济南,只身回到菏泽创业,希望寻找一个有代表性的产业,从此与她眼中寓意着幸福的牡丹结下不解之缘。

定位于牡丹精深加工领域,天宝牡丹下辖天宝牡丹生物、天宝药业、天宝健康三个公司,目前已完成了特膳食品、医疗器械、消杀等6个类别的生产许可证和12种牡丹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系列产品生产车间。作为近年来新增牡丹深加工企业的代表,天宝牡丹以产学研结合模式不断发展壮大。



紧邻天宝牡丹的另一座产业楼宇内,菏泽市中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发牡丹洗发水和沐浴露,预计在牡丹大会前上市。

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以科技为依托,菏泽牡丹产业,正在重新定义着一朵花的价值。2021年,菏泽成立了国家牡丹检测检验中心、牡丹籽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牡丹品种选育和组培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牡丹药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牡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面、专业服务牡丹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菏泽牡丹加工企业达到14家,牡丹籽油加工能力2.5万吨,“菏泽牡丹籽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累计研发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香水、牡丹花茶、牡丹花蕊茶、牡丹食品等牡丹深加工产品达260多个。与此同时,菏泽牡丹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成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牡丹深加工全行业试点”。

坚持产业发展与群众致富相结合,龙头企业尧舜牡丹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种植模式,成立技术推广小组,无偿推广牡丹种植技术和后期保障服务,与全市三分之一的油用牡丹种植大户签订了牡丹籽保价收购合作协议,激发了花农种植积极性,稳定了种植面积。产业的融合联动,极大提高了增值空间。

从抓龙头、育链条、搭平台、优生态四个方面展开工作,在各方持续努力下,菏泽牡丹产业“雁阵集群”效应开始显现。2021年,菏泽牡丹特色产业集群首次入选省“雁阵型”产业集群,各行各业在与牡丹产业融合发展中,不断产生新动能、催生新业态、拓展新境界。

2022年1月底,牡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批复,进一步突出产业特色,主体功能互补、利益联结紧密、产业链条贯通的现代新型牡丹产业体系,将在菏泽逐步建立。

融入新发展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4月,一场盛大的绽放即将到来。

曹州牡丹园内,工人们正为新的游览设施紧张施工。赏花季到来之前,玻璃栈道、萌宠乐园等全新的文旅项目将与游客见面。曹州牡丹园副总经理杨崇考告诉记者,这里是目前世界上牡丹芍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植物园林,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百万株牡丹争奇斗艳,花似海,人如潮。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曹州吟》,以科技为媒,将菏泽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非遗传承在情景交融中呈现。曹州牡丹园还是菏泽最大的牡丹、芍药培育和输出中心,根据不同季节举办风筝节、啤酒节等活动,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产业与牡丹产业相得益彰,带动年营业额达到近3000万元。



大棚内种植的牡丹

盛花时节的菏泽,更有百花园、古今园、中国牡丹园、凝香园、天香园、冠宇牡丹园、国花牡丹园、菏泽牡丹园等10余个牡丹观赏园的花海彼此呼应,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牡丹之都的东方美学典范。

同期盛放的,是菏泽牡丹产业的“两会一节”,即世界牡丹大会、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它们不仅构成了菏泽牡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还吸引国内外大批游客、大量企业赴菏泽参观考察、投资兴业,有力促进了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如今,菏泽牡丹所承载的“美而不骄、典雅大度、富贵昌盛”的象征意义正在获得广泛认同:2018年,菏泽巨野县书画院组织创作的巨幅牡丹工笔画《花开盛世》《锦绣春光》分别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代表着菏泽人民热情与祝福的100余盆反季节催花牡丹亮相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受到冬奥会各国运动员的喜爱。

以花兴城。随着科技研发投入的加大,菏泽牡丹产业正走上一条科技驱动、标准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中,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菏泽牡丹定位为特色产业。

好花常开,好景常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引,9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菏泽见证:一朵花扮靓一座城,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马晓婷/文 柳栋 图/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菏泽市牡丹产业进军“肽”领域 产业发展步入“高精尖”快车道

下一篇:蓟州尧舜牡丹产业园,牡丹遍地,小桥流水!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6-17 10:47 , Processed in 0.201526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