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简史:这30年,我们究竟被坑了多少血汗钱?

2022-11-24 09:5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61| 评论: 0

“理性消费”四个字

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教训!








这段时间,上班挺累,一到下午就犯困,哈欠打得七荤八素的。


楼下便利店小哥推荐试试红牛之外的另一款提神饮料。


嘿!还真不赖,喝了一瓶,下午有如神助。


仔细一品,这味道,像极了学生时代喝的提神保健品。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喝不喝,咱们那时候要高考了,除了比拼的是学生们的智力,还有就是拼家长的财力。


各种“补脑”的保健品层出不穷,有些吃了的确精神好些,有些吃了感觉没啥区别。


再一想,咱们这代人,仿佛是被保健品裹挟着长大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过去几十年来曾经轰动一时的保健品们。





保健品的第一个春天



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发展契机。


1988年,40多岁的宗庆后推出了“某哈哈儿童营养液”,成了国内第一款走红的保健品,主打对象是儿童。


小孩子不吃饭,这是古往今来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之一。直到现在还有广告词:


“孩子不吃饭,多半是废了……哦不对,多半是缺XX。”


那时候,这款营养液一推出,主打的口号是让孩子们胃口大增,多吃饭,多长高,广告词是“喝了某哈哈,吃饭就是香。”


最早的版本还是玻璃瓶,每盒附赠一个磨砂片,用来隔开瓶盖。


在那个年代,这款营养液,三年销售破亿,这是什么概念?


据老一辈回忆,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







在此之前,人参蜂王浆已经打开了保健品市场,但主要针对的还是成年人。


成年人才是那时候的保健品主力消费者,随之而来的就是80后都知道的太阳神口服液!这还是国内第一次广告歌让人记住。


“当那太阳升起的时候……”后来张惠妹《日出》的旋律便源于这个广告。


太阳神口服液的作用,说明书上说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适合工作劳累的上班族。


与之类似的,还有昂立一号口服液,作用是调节血脂、调节肠道、延缓衰老。


再加上振华851、延生护宝液,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主流保健品主要针对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市场。


就在这迅速发展的浪潮下,国内保健品市场到1991年,短短3年,规模超过了100亿。





野蛮生长的保健品



1993年,斯图加特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选手王军霞、曲云霞、刘冬分别获得10000米、3000米和1500米冠军,他们的教练叫马俊仁,人们称之为“马家军”。


也是那年,西班牙世界马拉松赛,马家军夺下团体冠军,囊括了女子前4名。


民间传闻,马家军运动员是喝鳖血、吃人参、鹿肉、海参,从梅花鹿和鸵鸟身上找到跑的规律。


于是乎,国内的鳖们遭殃了。







这时候诞生了一款保健品,中华鳖精,马俊仁在各种采访中说,自己唱喝这东西,广告效应下,中华鳖精卖疯了。


可最后,当记者采访到工厂内部才发现,这工厂上上下下只有一只鳖,还是用来观赏的。


而科学家们还发现,这所谓的鳖精,里面的成分压根没有鳖。


保健品市场第一次打假由此而来。







但鳖们的灾难还没结束。1993年,龟鳖丸诞生!


这款保健品轰动一时,我至今仍记得那时候的广告,有三版:


第一版,一个推销员去看望一对老人,俩老人在杀甲鱼,推销员笑着说:


“你们还在忙啊?现在有了龟鳖丸,早上一粒,晚上一粒,好比天天吃甲鱼!”


第二版,一个老师和一个家长在聊天,老师笑着说“你儿子最近进步很大啊”,孩子麻麻说“他每晚都复习到十二点钟”。


老师皱眉说“你们要注意他的身体啊”,这时候,孩子他爸出来笑着说:老师,现在有了龟鳖丸,早上一粒,晚上一粒,好比天天吃甲鱼。


第三版,一个女孩说从小父亲对她最好,但渐渐地,父亲老了,腰酸背痛。


女孩工作后拿到的第一份工资,就给父亲买了龟鳖丸。


看到没?这三版广告,把老中青三代消费者一网打尽。


创始人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创立了农夫山泉。多少年后,龟鳖丸停产了。







除了鳖,鳗鱼也成了保健品市场的新目标。由此诞生了一个当时的潮流词:补钙!


国人对于补钙真的是一往情深,喝牛奶,吃排骨汤,是那时候补钙最基本的说法。


如今的孩子吃虾还要挑虾线,而90年代有孩子吃虾都不剥壳,因为听说虾壳里面全是钙!







后来,有厂家推出了“鳗钙”,说鳗鱼是“深海人参”,钙含量丰富,孩子吃了能长高高哦!


至于钙片之类的,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那时候冯小刚电影《大碗》里都有句经典台词:


我们中国演员早就集体补过钙了,就差一步,就差一步!没来得及给你们美国文艺界补钙,你就是缺钙才死的呀!


补钙和吃鳖,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保健品的主打口号,也因此,那时候保健品行业进入了野蛮生长时期:


短短3年,国内有了1000多家保健品企业,年销售额增长了十倍!


1995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合格率仅为30%,从此人们对保健品质量开始怀疑,太阳神口服液在内的多款保健品销量过山车式下滑。





老人和孩子,消费主力军



1998年,外资大量进入,保健品市场又死灰复燃了。


当年推出脑黄金的史玉柱,在1999年推出了脑白金,主打老年人市场!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词响彻国内,逢年过节亲友们送礼,这产品竟成了首选。


随后跟风的还是各种夕阳类产品,全部主打老年人。







90年代初,考大学还只是少数人的选择,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读完初中就上职高,然后早早上班赚钱。


90年代末,吃了没学历的苦的家长们认清了事实,读高中考大学成了家长们普遍认同的孩子的出路。


于是,针对孩子学习的保健品杀出重围!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勒浆脑轻松


前者喝了不犯困,适合熬夜做题的考生。后者据说还能增加记忆力,如今已停产。


到了2002年,安利纽崔莱已经占据了国内保健品市场的1/6销售额,营养补充剂成了新时髦。







与此同时,对孩子的消费主张,从保健品衍生到了保健产品。


那时候家长们在院子里洗菜时的聊天对话是:


“孩子长不高咋办?穿步步高呗。”
“孩子驼背咋办?戴背背佳呗。”


当时步步高球鞋找了潘长江做广告,广告词是:穿上步步高,长大肯定比我高。


背背佳则是直接出了女团广告歌:“让我拥有健康的脊梁。”







诚然,现在的孩子们没那么傻了。


如果穿球鞋就能长高,为啥NBA球员们不给孩子们穿?如果一个背带就能纠正驼背,那普天下健身房都能关门了?


这智商税堪比腹肌震动带能震出腹肌。


扯开去说一点,当年创造背背佳的人,后来又搞了好记星学习机、8848手机,以及一斤6000元的某罐茶……


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出台,从注册和广告两个方面规范行业行为,逐步成熟起来的保健食品行业在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下终于朝着健康的方向逐步发展了。




写在文末



讲道理,咱还真不能讥笑90年代消费者的智商税。如今,谁不是活在智商税的氛围里?


自从2016年一股“消费升级”的风潮被莫名鼓吹后,无论有没有闲钱,许多人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消费。


有的人去旅游,不住酒店,住民宿才显得有品位,也不管这民宿服务质量比不比得上酒店。


买水果,只要标着XXX产地无机种植,富含各种营养,估计就有人不会买菜场里农民伯伯的水果了。


总之,任何产品,只要广告吸引人,突出更高级的水准,就有消费者趋之若鹜。







这与90年代保健品狂热的一代人相比,仿佛有过之而无不及。


区别在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群家长给孩子们补钙吃鳖,给老年人买各种脑白金脑黄金。


初衷是真的为了家人们,和当下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年轻人是一个目的,为了健康。那时候还没有养生的说法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自然追求得更多。皇帝求长生不老,咱老百姓就求个健康长寿。


我还是很赞同带货天王李佳琦的那句至理名言:理性消费!理性消费!


当然,不是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大部分保健品还是良心产品。


小编需要提醒,购买前必须看清说明书上那行小字: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若有身体不适,还是要去医院找医生,遵医嘱。






本文作者:九日,首发于咪咕阅读,转载请联系miguread授权,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回味那些曾经的经典之一:太阳神

下一篇:这个卖保健品的珠海老板赚了200亿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6-13 08:52 , Processed in 0.209312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