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为何四次要去这个小茶村?

2023-8-1 00:34| 发布者: pcng417912| 查看: 234| 评论: 0






四月初,又到了龙井茶上新的季节。

春日午后,沏上一壶西湖龙井,看茶水涤荡,闻满室馨香,中国悠久的禅茶一味尽在其中。




图源/123rf

龙井茶,素有“绿茶皇后”之称,在浙江广泛种植。而坐落于杭州西子湖畔的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茶香第一村” 。这个村四面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拥有近800亩的高山茶园。




图源/123rf

一个小村庄,何以命名一个享誉世界的顶级绿茶?原因竟是因为“诗帝”乾隆。


01

“诗帝”乾隆邂逅龙井村

清朝的乾隆帝,酷爱舞文弄墨,一向以诗人自居。不管写得好不好,总之很高产。据不完全统计,乾隆留下诗词作品4万3千多首。写诗需要灵感,不能闭门造车,所以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游山玩水。去哪玩?自然要选择山川秀美的江南。




图源/莱芙蔻事业

有一次,乾隆微服私访到杭州龙井村狮峰山游山观景,见几个村女正从庙前十八棵茶树上采摘新芽,不觉心中一乐,便快步走入茶园中,也学着采起茶来。

乾隆帝虽然爱玩,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刚采了一把茶叶,听闻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清乾隆 清人画孝圣宪皇后七旬像轴(局部)图源/文化遗产



其实太后只是吃多了山珍海味上火了,并没有大病。见皇儿来到,带着一股清香,便问有什么好东西。乾隆惊觉,原来是从杭州狮峰山采摘的茶叶已经干了,香气自然散出来。

乾隆立刻命宫女泡茶一杯,献给太后。太后连饮3杯之后,便觉神清气爽,身心舒畅,称这茶是灵丹妙药的仙茶。见太后高兴,乾隆忙传旨,将这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进贡太后。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曾六次下江南,四次到龙井村品茶,而且每次都会为龙井题诗,诗流传于世的一共有32首。除了作诗,乾隆还让宫廷画师将龙井八景画进了画册。由此也可见他对龙井茶的喜爱。




图源/卢正浩茶业

也正因为如此,龙井茶的名气越来越大。到民国时期,西湖龙井茶已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02

龙井村的跌宕茶生

虽然盛产顶级龙井,但龙井村的茶农也曾经历过好茶卖不出好价的困境。

已过八旬的徐家老太太叫王元成,1960年从桐庐嫁到龙井村徐家。徐家人祖祖辈辈都靠着茶叶吃饭。王元成刚嫁过去那会儿,村里的茶田还是由集体组织生产经营的,全国的茶叶采取的也是统购统销的模式。




图源/123rf

1984年,包产到户实施后,徐家有了自己的茶园,采来的茶叶得自己想法子卖出去。“有一年,我和邻居挑着茶叶,先走了一个半小时到三台山,找到一个专门收茶叶的人,那个人出价38元钱一斤。那是特级茶啊,我们肯定不卖的。”




图源/123rf

王元成和邻居又挑起担子,穿着草鞋走了两个小时到清波门,连鞋都走破了,“结果清波门那里只肯出37元钱一斤,我心里那个苦啊,再不甘心也只能卖掉了……”




辛苦一天后,徐家人与采茶工同桌吃饭 图源/杭州日报

从原来的统购统销,到自主销售,失去固定的销售渠道之后,怎么卖茶成了摆在龙井村茶农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解决茶农出路,当时的西湖乡牵头成立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戚国伟担任第一任总经理。

戚国伟是一位地道的老龙井,家里世代以种茶为生。他9岁学茶、12岁开始炒茶,对龙井村的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




图源/西湖茶人

公司刚成立那会儿,戚国伟带着十来个员工每天早早出门,踩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去收茶叶,晚上进行再加工。加工好了之后第二天就拉上茶叶出去卖,在灵隐、龙井、虎跑、六和塔、九溪五个地方都设有茶叶专卖点。

作为西湖乡第一家茶农自己经营的民营茶叶公司,戚国伟充分发挥体制灵活的优势,将员工业绩与个人利益挂钩,激发大伙儿的积极性,再加上核心产区的优势,龙井村的茶叶慢慢有了销路。

眼看销路打开了,可是,新的问题也来了。

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的茶叶铺天盖地都叫成了龙井,西湖龙井遭遇了一波外来茶叶低价冒充的危机。这让戚国伟火冒三丈,痛心他们砸了西湖龙井这块牌子。




图源/西湖茶人

1998年,戚国伟跟随农业部 “原产地”考察团前往法国波尔多。让他很受触动的是,“他们原产地产品概念有5个方面的要素,悠久的历史内涵、独特的地理特征、传统的加工工艺、现代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检测技术。这和西湖龙井茶完全相符。”




图源/西湖茶人

回国后,戚国伟写了一份政协提案,呼吁对西湖龙井实行原产地保护。经过多方努力,《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规定》、《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等终于出台。龙井村则被划定为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有了法律意义上的“身份证”。


03

不是所有的龙井都叫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讲究产地,只有产自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范围内的龙井,才是西湖龙井。

自宋朝以来,历经千年,龙井村的龙井茶早已扩种到西湖之外的其他山地。而根据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规定,把龙井茶划分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其中西湖产区面积最小,仅有2万亩茶园,年产500-600吨左右,而每年西湖龙井的销量3000吨以上,所以大概80%以上的人买不到正宗的西湖龙井。




即便是西湖产区,也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龙井村所种植的茶园,位于狮峰山最高处,是西湖龙井的一级产区。这里的茶树大都有50年以上的树龄,特有的微酸性白砂土壤,赋予了龙井茶内质和香气。

所以行内有一句俗语:“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




图源/123rf

顶级西湖龙井,不仅讲究产地,对采摘的节气也很考究。

“明前茶,贵如金”。茶树经过漫长冬天,吸收足养分,清明节前采摘的第一茬芽尖,最是鲜嫩,味醇形美。因此,西湖龙井每年的头茶显得尤为珍贵。




图源/123rf

清明前,狮峰山采茶工,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上山。为了保证茶叶的新鲜度,采摘4个小时左右,必须将采摘的茶叶用竹篓或者布袋装好,各自运下山。

2018年,狮峰茶农,首次用无人机飞行编队运送新采摘的茶叶,从西湖边的狮峰山出发,穿过山谷,以前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送达的茶叶,不到2分钟就到达了炒茶中心。这种新的物流方式,至少可以让头茶提前两小时上市。




图源/浙江都市快报

因为龙井村的龙井茶越来越走俏。一到采茶季,各家茶庄门前,物流运输车早就停好了,只等新茶包装填单完成,物流小哥一脚油门就直奔客户那里。30多年前王元成挑担下山叫卖的情形,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04

茶叶带火了龙井村的第三产业

种茶制茶卖茶,不再是龙井村村民的唯一收入来源。

2005年,龙井村作为西湖龙井茶文化休闲景区的核心“景中村”区块,进行了“拆违清障、显山露水”的集中整治。整治之后的龙井村先后被评为 “全国文明村”、“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省级“千年古村落”。

生态保护做好了,龙井村的旅游资源,也被逐渐挖掘出来。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里锒铛、老龙井,这些曾经被传说渲染过的地方,陆续被开发成了景点。




图源/图虫创意

游客因龙井茶慕名来到茶源地龙井村旅游,村里不少茶农开起了茶室、饭庄,村民的副业隐隐超过了制茶的主业。

1982年上任的老村长钱卫国,明显感觉到旅游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甜头,他粗粗算了一笔账:“现在不是卖茶了,是卖杯了。譬如说1斤茶叶算得少一些泡150杯,算它1000块钱一斤茶叶,30块钱1杯,一算就算出来了,能卖4500块钱,减去1000块钱的成本,赚3500,这个利润比较高。”




图源/123rf

如今,龙井村从一开始单纯地种茶、卖茶,向第三产业发展转变。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

超级乡村研究所
西湖龙井村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传说》
[2]《明前西湖龙井开茶 京东10架物流无人机编队送原料茶》
[3]《戚国伟:躬身侍茶六十载不负龙井不负春》
[4]《不是所有的龙井都是西湖龙井,最起码得有这4点才行》



-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权健之后,莱芙蔻扛起抗癌大旗

下一篇:荔波:中国生态好地·绿色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2022005879号-1 )

GMT+8, 2024-4-24 18:29 , Processed in 0.296211 second(s), 4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